筛分分析是实验室用来确定颗粒材料粒度分布的一种基本方法。这一过程包括将样品通过一系列网眼尺寸逐渐变小的筛子,称量每个筛子上保留的材料,并计算每个部分在整个样品中所占的百分比。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分析粒度分布,这对质量控制、材料表征和符合行业标准至关重要。工作流程包括方法开发、筛网制备、样品制备、筛分、称重和结果解释。
要点说明:

-
方法开发和筛网选择:
- 目的:根据被测材料和所需粒度范围选择标准方法和合适的筛子。
- 详细信息:筛子的选择取决于预期的粒度分布。筛子按网眼尺寸递减的顺序叠放,网眼最大的放在最上面,最小的放在最下面。
-
筛子的准备:
- 目的:使用前记录每个筛子的皮重,确保测量准确。
- 详细信息:对每个筛子进行空重称量,以确定基线(皮重)。这一步骤对于稍后计算截留物质的质量至关重要。
-
取样和样品制备:
- 目的:获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并准备分析。
- 详细信息:样品必须能代表散装材料。根据材料的不同,可能需要进行预干燥、调节或分割,以确保均匀性。
-
称量样品:
- 目的:确定筛分前样品的总质量。
- 详细信息:准确称量样品,以确保精确计算每个筛子上的截留百分比。
-
筛分过程:
- 目的:将样品分离成不同粒度的部分。
- 详细信息:将样品放在筛堆最上面的筛子上,然后手动或使用机械摇筛机摇动筛堆。小于筛网尺寸的颗粒会通过下一个筛网,而较大的颗粒则会被保留下来。
-
称量截留材料:
- 目的:测量每个筛子上保留的材料质量。
- 详情:筛分后,再次称量每个筛子的重量,然后从总重量中减去皮重,计算出保留材料的质量。
-
计算截留百分比:
- 目的:确定每个筛子上保留的样品比例。
- 详细信息:将每个筛子上截留的材料质量除以样品总质量,再乘以 100,计算出截留百分比。
-
结果分析和解释:
- 目的:分析粒度分布并解释结果。
- 详细内容:每个筛子上的截留百分比用于绘制粒度分布曲线,从而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
报告:
- 目的:将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 详细内容:实验报告应包括详细内容,如使用的筛子尺寸、每个筛子的截留质量、截留百分比以及通过每个筛子的累计百分比。还可附上图表以直观显示粒度分布。
计算示例:
- 样品总质量:500 g
- 在 1 号筛上的留存质量:150 g
- 1 号筛保留百分比 :(150 克/500 克)×100 = 30
- 2 号筛的留存质量: 200 g
- 2 号筛保留百分比 :(200 克/500 克)×100 = 40
- 通过 1 号筛的累计百分比:100% - 30% = 70%
- 通过 2 号筛子的累计百分比: 70% - 40% = 30%
按照这种结构化的方法,筛分分析为确定粒度分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标准化方法,这对各行各业的质量控制和材料表征至关重要。
汇总表:
步骤 | 目的 | 详细信息 |
---|---|---|
方法开发与筛网选择 | 选择正确的筛子和方法,实现精确分析。 | 根据预期的粒度分布选择筛子,并按递减顺序堆放。 |
准备筛子 | 记录皮重,确保测量准确。 | 称量每个筛子的空重,以确定计算基线。 |
取样和样品制备 | 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分析。 | 预先干燥、调节或分割样品,以确保均匀性。 |
称量样品 | 确定筛分前样品的总重量。 | 准确称量样品重量,计算每个筛子的留存百分比。 |
筛分过程 | 将样品分成不同粒度的部分。 | 手动或机械摇动筛堆,按粒度分离颗粒。 |
称量截留材料 | 测量每个筛子上残留材料的质量。 | 从总重量中减去皮重,得出留存质量。 |
计算保留百分比 | 确定每个筛子上保留的样品比例。 | 用保留的质量除以样品总质量,再乘以 100。 |
结果分析与解释 | 分析粒度分布并解释结果。 | 绘制粒度分布曲线,以评估材料特性和合规性。 |
报告 | 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结果。 | 包括筛子尺寸、截留质量、截留百分比和累计通过百分比。 |
需要筛分分析或实验室设备方面的帮助? 立即联系我们的专家 获取个性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