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烧结工艺是一种关键的制造技术,用于将粉末状陶瓷材料转化为致密、坚固和耐用的物体。它涉及多个阶段,包括粉末制备、成型、加热和固结。首先要混合原材料,然后将其压制成所需形状(生坯)。然后对坯体进行高温处理,以去除粘合剂和挥发性成分,并使陶瓷颗粒粘合和致密化。这样就得到了坚固、低孔隙率、机械性能更好的陶瓷制品。这种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制陶、电子和航空航天等行业,用于制造高性能陶瓷部件。
要点说明:

-
粉末制备和混合:
- 该工艺首先要制备陶瓷粉末,包括将主要材料、粘合剂和去絮剂混合成均匀的泥浆。
- 然后对泥浆进行喷雾干燥,形成易于成型的自由流动粉末。
- 举例来说:在制陶过程中,粘土与水和其他添加剂混合,形成可加工的糊状物。
-
成型(压制或成型):
- 将制备好的粉末压入模具,形成 "绿色体",这是一种松散粘合的预烧结形状。
- 根据所需的几何形状,可以使用单轴压制、等静压或 3D 打印等技术。
- 举例说明:在生产瓷砖时,粉末会被压成扁平的长方形。
-
去除粘结剂(脱粘):
- 在低温下加热生坯,以烧掉有机粘合剂和其他挥发性成分。
- 这一步骤对于防止高温烧结过程中出现缺陷至关重要。
- 举例说明:在高级陶瓷中,要小心去除粘合剂,以确保烧结均匀。
-
高温烧结:
- 在可控气氛中,将脱模后的生坯加热到略低于熔点的温度。
- 在此阶段,颗粒会发生材料迁移和晶界移动,导致致密化和孔隙率降低。
- 举例说明:在氧化铝陶瓷的生产过程中,要达到完全致密化,需要 1500-1700°C 的温度。
-
致密化和收缩:
- 随着陶瓷颗粒的粘合,材料收缩变密,形成一个坚固的内聚结构。
- 孔隙率的减少增强了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热性能。
- 举例来说:在烧结碳化硅中,材料在烧结过程中会收缩 15-20%。
-
冷却和凝固:
- 烧结后,陶瓷缓慢冷却至室温,以防止开裂或翘曲。
- 最终产品是具有结晶或玻璃微观结构的完全致密化陶瓷。
- 举例说明以受控方式冷却氧化锆陶瓷,以保持其相稳定性。
-
烧结后工艺(可选):
- 某些应用需要额外的步骤,如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或金属化。
- 通常使用金刚石工具或超声波方法进行加工,以达到精确的尺寸。
- 举例说明:电子产品中的陶瓷元件通过金属化处理实现电气连接。
-
烧结陶瓷的应用:
- 烧结陶瓷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设备等行业。
- 烧结陶瓷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热稳定性,因此非常适合要求苛刻的应用领域。
- 例如烧结氧化铝用于切削工具,而氧化锆则用于牙科植入物。
通过了解这些关键步骤,设备和耗材采购商可以更好地评估烧结陶瓷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以满足其特定需求。该工艺可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所需的机械、热和尺寸规格。
汇总表:
阶段 | 说明 | 范例 |
---|---|---|
粉末制备 | 将原料、粘合剂和除絮凝剂混合成均匀的泥浆,然后进行喷雾干燥。 | 粘土与水和添加剂混合,形成可加工的糊状物。 |
塑形 | 利用压制或 3D 打印技术,将粉末压入模具,制造出 "绿色坯体"。 | 压制成扁平长方形的陶瓷砖。 |
去除粘合剂 | 加热生坯以烧掉粘合剂和挥发性成分。 | 先进的陶瓷需要经过脱脂处理,以确保烧结均匀。 |
高温烧结 | 加热至接近熔点,以粘合颗粒并减少孔隙。 | 氧化铝陶瓷在 1500-1700°C 下烧结,以达到完全致密化。 |
致密化 | 材料收缩并结合,形成固体、低孔隙结构。 | 碳化硅在烧结过程中会收缩 15-20%。 |
冷却 | 缓慢冷却至室温,以防止开裂或翘曲。 | 冷却氧化锆陶瓷以保持相位稳定。 |
烧结后 | 机加工、表面抛光或金属化等可选步骤,用于特定应用。 | 用于电子产品的陶瓷元件可通过金属化处理实现电气连接。 |
应用 | 用于制陶、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设备的高性能部件。 | 氧化铝用于切削工具,氧化锆用于牙科植入物。 |
了解烧结陶瓷如何满足您的行业需求 立即联系我们的专家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