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微生物高压灭菌的标准温度是多少?在您的实验室中实现可靠的灭菌
作者头像

技术团队 · Kintek Solution

更新于 2 天前

微生物高压灭菌的标准温度是多少?在您的实验室中实现可靠的灭菌

一般高压灭菌的标准温度是 121°C (250°F)。 必须将此温度保持至少 15 分钟,才能有效灭菌材料,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高度耐受的细菌孢子。然而,这个数字只是成功灭菌所需关键三要素方程中的一部分。

高压灭菌的核心原理不仅仅是高温,而是使用加压饱和蒸汽。 强热、直接的蒸汽接触和足够的时间的结合才能可靠地摧毁所有形式的微生物生命。

核心原理:高压灭菌为何有效

要理解为什么 121°C 是标准温度,就必须掌握使高压灭菌器比简单煮沸更有效的作用机制。

超越沸水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达到 100°C (212°F)。虽然这个温度可以杀死许多营养型细菌,但不足以消除高度耐受的细菌内生孢子,例如来自耐热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的孢子。

这些孢子可以在沸腾中存活很长时间,对污染构成重大风险。

加压蒸汽的力量

高压灭菌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一个复杂的压力锅。 通过增加其腔室内的压力,它允许水以远高于正常沸点的温度存在于蒸汽中。

这种饱和蒸汽是真正的灭菌剂。 它有效地将热能传递给腔室内的任何物品,使所有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蛋白质和酶变性。

“三大要素”:温度、压力和时间

有效的灭菌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的精确相互作用。 其中一个因素的改变需要调整其他因素。

最常见和普遍认可的一般用途灭菌标准是121°C,在 15 psi(磅/平方英寸)的压力下,保持至少 15 分钟。 这个持续时间是在整个负载达到目标温度之后的保持时间。

标准高压灭菌循环及其目的

虽然 121°C 是基准,但不同的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

通用标准:121°C

此循环是大多数研究和临床实验室的主力。 它非常适合灭菌实验室培养基、水溶液、器具、玻璃器皿和许多常见仪器。

其有效性是针对耐热金黄色葡萄球菌孢子(这是已知最耐热的生物之一)进行验证的。 如果一个循环可以杀死这些孢子,则认为它成功地对所有其他常见微生物进行了灭菌。

更高温度循环:132°C - 134°C

对于某些应用,更高的温度可以显著缩短所需的灭菌时间。 132°C (270°F) 的循环通常用于多孔负载或包裹的医疗器械,可能只需要 3-5 分钟的保持时间。

这些通常被称为“快速”循环,用于临床环境中对手术器械的快速灭菌。 极端条件,例如对朊病毒(引起克雅氏病等疾病的传染性蛋白质)的灭活,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暴露时间。

应避免的常见陷阱

仅仅将高压灭菌器设置为 121°C 并不保证无菌。 成功取决于正确的程序和对潜在故障的理解。

灭菌不完全

最常见的故障是蒸汽渗透不完全。 这可能是由不正确地装载高压灭菌器造成的——物品装载得太密集,阻止了蒸汽到达所有表面。

同样,使用盖子拧得太紧的容器会完全阻挡蒸汽。 盖子必须始终松开,以便蒸汽交换。

材料损坏

并非所有材料都能承受高压灭菌器的高温和高压。 许多塑料,特别是那些非聚丙烯类型的,会熔化和变形。

此外,一些化学试剂和复杂的培养基成分(如维生素、抗生素或某些糖类)在强热作用下会降解,使其失效。

验证的重要性

永远不要仅仅因为机器完成了循环就认为灭菌成功了。 化学指示剂,如带有变色条纹的高压灭菌胶带,只能表明达到了某个温度。

真正的验证需要生物指示剂。 这些是含有耐热金黄色葡萄球菌孢子的瓶子。 循环后,对瓶子进行孵育。 如果孢子被杀死,则没有生长,证实灭菌成功。

为您的应用选择正确的循环

使用您的具体目标来确定高压灭菌运行的正确参数。

  • 如果您的主要重点是灭菌一般实验室培养基和液体: 使用标准的 121°C 循环至少 15 分钟,但对于更大的体积(例如,2 升烧瓶增加到 30 分钟),请增加时间以确保核心达到温度。
  • 如果您的主要重点是生物废物去污: 将循环时间延长至 121°C 下的 30-60 分钟,以确保蒸汽完全穿透生物危害袋中密集且通常不可预测的内容物。
  • 如果您的主要重点是灭菌坚硬、不透水的器械: 132°C 的快速循环 3-5 分钟可能有效,但请务必确认器械能够承受此温度。
  • 如果您正在处理对热敏感的材料: 请勿使用高压灭菌器;您必须使用替代方法,例如液体的无菌过滤或塑料的环氧乙烷灭菌。

掌握这些参数可确保您的灭菌过程不仅仅是例行公事,而是一种可靠的科学保证。

摘要表:

参数 标准值 目的
温度 121°C (250°F) 灭菌培养基、玻璃器皿和仪器的通用标准
压力 15 psi 产生饱和蒸汽以实现有效传热
保持时间 最少 15 分钟 确保微生物被完全破坏
高温循环 132°C-134°C 用于器械的快速“闪蒸”灭菌(3-5 分钟)

通过 KINTEK 可靠的高压灭菌设备,确保您实验室的无菌和安全。

无论您是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对废物进行去污,还是准备手术器械,精确的温度和压力控制都至关重要。 KINTEK 专注于高性能实验室高压灭菌器和耗材,旨在满足研究和临床实验室的严格要求。

我们帮助您:

  • 通过经过性能验证的设备实现有保证的无菌状态。
  • 通过可靠且易于使用的高压灭菌器提高工作流程效率。
  • 保护您的研究并确保符合行业标准。

不要让您的灭菌工作碰运气。立即联系我们的专家,找到满足您实验室特定需求的高压灭菌解决方案!

相关产品

大家还在问

相关产品

台式快速高压灭菌器 20L / 24L

台式快速高压灭菌器 20L / 24L

台式快速蒸汽灭菌器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可用于医疗、制药和研究物品的快速灭菌。

脉动真空台式蒸汽灭菌器

脉动真空台式蒸汽灭菌器

脉动真空台式蒸汽灭菌器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可用于医疗、制药和研究物品的快速灭菌。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实验室部门专用)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实验室部门专用)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是一种自动控制的灭菌设备,由加热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和过热过压保护系统组成。

台式快速高压灭菌器 35L / 50L / 90L

台式快速高压灭菌器 35L / 50L / 90L

台式快速蒸汽灭菌器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可用于医疗、制药和研究物品的快速灭菌。它能有效地消毒手术器械、玻璃器皿、药品和抗性材料,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

便携式高压灭菌器灭菌压力(数字显示自动型)

便携式高压灭菌器灭菌压力(数字显示自动型)

便携式高压灭菌器是一种利用压力饱和蒸汽对物品进行快速有效灭菌的设备。

便携式高压灭菌器的灭菌压力

便携式高压灭菌器的灭菌压力

便携式高压灭菌器是一种利用压力饱和蒸汽对物品进行快速有效灭菌的设备。

中药粉末高压灭菌器

中药粉末高压灭菌器

中药粉末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机利用饱和蒸汽进行有效灭菌。它利用蒸汽的热量和渗透性,在保温后实现灭菌,并通过专用干燥系统保持良好的干燥效果。

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

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

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采用重力置换法排除内腔冷空气,使内腔蒸汽和冷空气含量更少,灭菌更可靠。

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微电脑)

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微电脑)

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采用重力置换的方法排除内腔冷空气,使内腔蒸汽冷空气含量更少,灭菌更可靠。

脉冲真空升降灭菌器

脉冲真空升降灭菌器

脉冲真空升降灭菌器是高效、精确灭菌的先进设备。它采用脉动真空技术、可定制的周期和用户友好型设计,操作简单安全。

台式快速高压灭菌器 16L / 24L

台式快速高压灭菌器 16L / 24L

台式快速蒸汽灭菌器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可用于医疗、制药和研究物品的快速灭菌。

拍打式无菌均质机 组织捣碎均质机 分散机

拍打式无菌均质机 组织捣碎均质机 分散机

拍打式无菌均质器能有效分离固体样品中和表面所含的颗粒,确保无菌袋中的混合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120mm / 180mm / 200mm / 300mm 一体式手动加热实验室颗粒机

120mm / 180mm / 200mm / 300mm 一体式手动加热实验室颗粒机

使用我们的一体化手动加热实验室压片机,可高效处理热压样品。它的加热范围最高可达 500°C,是各行各业的理想之选。

手动热压机 高温热压

手动热压机 高温热压

手动热压机是一种多功能设备,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由手动液压系统操作,对放置在活塞上的材料施加可控压力和热量。

4 英寸不锈钢腔体全自动实验室胶水均质机

4 英寸不锈钢腔体全自动实验室胶水均质机

4 英寸不锈钢腔全自动实验室胶水均质机结构紧凑、耐腐蚀,专为手套箱操作而设计。它的特点是具有恒定扭矩定位的透明盖和一体化模具开口内腔,便于拆卸、清洁和更换。

4 英寸 PTFE 腔全自动实验室均质机

4 英寸 PTFE 腔全自动实验室均质机

4 英寸 PTFE 腔全自动实验室均质机是一款多功能实验室设备,专为高效、精确地均质小样品而设计。它设计紧凑,便于手套箱操作,并能优化空间。

自动实验室热压机

自动实验室热压机

实验室用精密自动热压机--材料测试、复合材料和研发的理想之选。可定制、安全、高效。立即联系 KINTEK!

变速蠕动泵

变速蠕动泵

KT-VSP 系列智能变速蠕动泵可为实验室、医疗和工业应用提供精确的流量控制。可靠、无污染的液体输送。

拍击振动筛

拍击振动筛

KT-T200TAP 是一款用于实验室桌面的拍击摆动筛分仪,具有 300 rpm 水平圆周运动和 300 垂直拍击运动,可模拟人工筛分,帮助样品颗粒更好地通过。

橡胶加工机 水冷式条带系列

橡胶加工机 水冷式条带系列

我们的橡胶加工设备专为工程塑料、改性塑料、废塑料和色母粒的混合和加工实验而设计。


留下您的留言